(一)课程代码:9130094 (二)课程英文名:Basis Theory of Computer (三)课程管理院、系(教研室)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大学计算机教学部 (四)大纲说明 1. 适用专业 全校2022级非计算机专业学生 2. 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拓宽知识面-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教育,学生通过学习应能够理解计算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计算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 3.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所有大学生重要的通识必修课程,是我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任务是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科学修养和计算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计算机问题求解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具体内容包括:认知与理解计算机系统和方法;应用计算机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获取、评价与使用信息的素养;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交流与持续学习能力。 4. 学分、学时 理论教学 :1.5学分,20学时 实验教学: 1学分,30学时 5.先修课程 本课程无先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学习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 (五)考试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学科综合成绩 理论:平时40%+期末60% 实验:平时40%+期末60% 理论&实验期末考试统一机考,单独算分(各占100分),时间100分钟。题型如下(届时会有局部微调): 一、选择题(以理论课内容为主) 二、判断题(以理论课内容为主) 三、填空题(以理论课内容为主) 四、操作题(以基本实验操作题为主) 1)Windows操作 2)文字录入 3)文档排版 4)电子表格 5)PPT演示文稿 2、关于平时成绩 理论:考勤20%+课堂参与10%+作业70% (在线测试) 实验:考勤20%+课堂参与10%+作业70%(实验作业) 特别要求: 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期末成绩55分以下,平时成绩最多60分 卷面成绩>=90分的学生,调整后取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的最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