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null <------------------------------------合并分隔线------------------------------------> 总学时:56,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验教学32学时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各领域概念和知识层面的内容和大学生必不可少的计算机基本能力培养。它对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进行了梳理、精简和提升,既要不弱化“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和应用能力;又要提升到“计算思维”培养,理解计算思维和算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三种控制结构和简单程序的编写。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在后继课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和方法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面向专业 全校2017级学生。 三、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拓宽知识面-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即: 1.拓宽学生的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面: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引入计算机新技术和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 2.掌握计算机基本使用技能:常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使用; 3.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重点是数据库技术基础(部分学生在一年级下期涉及)和网络技术基础等方面的知识和应用; 4.了解计算机思维概念,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并能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部分学生在一年级下期实施) 5.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各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
  • 李盛瑜发布了新的作业24-2第13次实验(演示文稿)
  • 李盛瑜发布了新的作业24-2第13次实验(演示文稿)
  • 李盛瑜发布了新的作业24-2第9次实验(邮件合并)
  • 李盛瑜发布了新的作业24-2第9次实验(邮件合并)
  • 李盛瑜发布了新的作业24-2第8次实验(电子表格三)
  • 李盛瑜发布了新的作业24-2第8次实验(电子表格三)
  • 李盛瑜发布了新的作业24-2第13次实验(演示文稿)
  • 李盛瑜发布了新的作业24-2第8-9次实验(文字处理1-自主完成)
  • 李盛瑜发布了新的作业24-2第8-9次实验(文字处理1-自主完成)
  • 李盛瑜发布了新的作业小组作品4-24-2第8-9次实验(文字处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