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国际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学习,掌握稀缺的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有效分配的理论,以及各国由此发生的经济关系中应该采取的政策,掌握分析国际经济现实问题的方法和基本思路。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整理论。需要掌握的基本政策主要有对外贸易政策及其福利效应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平衡政策等。在此过程中还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分析和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应用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分析某些国际经济现象。 学生学完该课程之后在知识上应当掌握以下一系列问题:是什么决定了国与国之间会否发生贸易?贸易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决定贸易量和贸易额的因素有哪些?什么因素妨碍着商品在国际间的流动?那些试图改变一国贸易方式的政策对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水平有什么含义?汇率是如何被决定的?贸易在宏观水平上怎样影响一国经济?国际交易如何影响一国政府利用其货币与财政政策来实现其国内目标? 在技能和能力上:应当能够运用从本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工具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析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的政策以及经济事件对各国的社会福利、收入分配、就业、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影响。